原標題:“河首平漢王”宋建
記者:史有勇
宋建,《后漢書》《三國志》兩正史記載三則,文字不多,大同小異。建安十九年冬十月,曹操遣將夏侯淵討宋建于枹罕,獲之。(《后漢書·孝獻帝記第九》)
初,隴西宋建自稱河首平漢王,聚眾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遣夏侯淵自興國討之。冬十月,屠枹罕,斬建,涼州平。(《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初,枹罕宋建因涼州亂,自號河首平漢王。太祖使淵率諸將討建。圍枹罕,月余拔之,斬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淵別遣張郃等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降,隴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為亂逆三十余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保ā度龂?middot;魏書·諸夏侯曹傳第九》)
漢靈帝劉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與其弟稱“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三十六方信眾,皆著黃巾,同日起事。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相應之。朝廷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討潁川黃巾。
中平元年三月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十一月,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陳懿以叛,眾十余萬,天下騷動。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夏四月,扶風人馬騰、漢陽人王國并叛,寇掠三輔。時枹罕宋建乘涼州之亂,率部割據枹罕,自稱“河首平漢王”。在前秦羌侯邑南,臨漓水先后筑起雙城,西城為民區,東城建王宮置百官,設護衛。
枹罕洮河繞于東,積石峙于西,南盤雪嶺,北拒河州。山水環抱,宛若城池,四塞之地也。宋建派兵緊守四塞,在河橋津渡、山口邊關駐兵。境內積極發展農牧生產,繁榮經濟。倒是避開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后,諸強紛爭、民不聊生的混亂之世,偏安一隅,安樂了三十多年。
到建安后期,曹操向西用兵,先是“馬超在漢陽復因羌、胡為害,氐王千萬叛應超,屯興國。使夏侯淵討之。十九年(公元214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南安趙衢、漢陽尹奉等討超,梟其妻子,超奔漢中。韓遂徙金城,入氐王千萬部,率羌胡萬余騎與夏侯淵戰,擊,大破之,遂走西平。淵與諸將攻興國,屠之。省安東、永陽郡?!?/p>
夏侯淵于興國發兵枹罕,消息傳來,宋建與諸官對議,眾官認為枹罕地勢易于防守,再往羌酋長引兵,可度一時兵難。于是,宋建調兵遣將,加固城池,籌備物資,設防布兵。夏侯淵兵貴神速,常出其不意敗敵,故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沒多久,魏兵突至。夏侯淵兵分兩路,一路西往小湟中(今青海西寧市與甘肅張掖市間)斷宋建與羌酋聯絡后援之兵;一路由夏侯淵親率重兵,多路攻擊,使宋建措手不及,防線很被突破,兵圍枹罕城池。魏兵幾次攻城,都被氐羌兵擊退,互有傷亡。夏侯淵見宋建拼力固守,一時也難以攻下,于是一面擾城,一面派兵到漓水邊林中,砍伐樹木,制造云梯,待枹罕疲敝,再乘隙搶攻城池。氐羌兵因長期山地圍獵、草地游牧牛羊,長于騎射,單兵作戰能力自然不弱。與魏軍相持月余,枹罕城才被攻破。兵家言:攻堅之戰,斬敵一千,自損八百。魏兵雖取得了勝利,自己兵將傷亡也不少。夏侯淵起了剿滅之心,攻入城后,不但斬殺了宋建及屬臣四十余人,燒毀了宮殿,同時屠城,大肆斬殺抵抗者,還禍及了百姓。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劉備交兵,平分了荊州;曹操平了涼州,取了漢中。公元219年,劉備又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同年孫權進占了荊州全境。由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民族日報?中國臨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