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重底”共振 機構看好銀行股修復行情
陳露 見習記者 吳楊
展望2023年,不少券商機構看好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行情,認為隨著經濟復蘇、地產政策優化,銀行經營環境向好,銀行板塊估值修復空間大。
個股表現分化
Wind數據顯示,2022年,申萬一級銀行行業指數下跌10.47%,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7位,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從個股來看,銀行股走勢分化較為明顯。2022年,有16家銀行股價跌幅超10%,其中,瑞豐銀行、鄭州銀行、蘭州銀行、青農商行、齊魯銀行、招商銀行、紫金銀行7家銀行股價跌幅超20%。
有13家銀行股價在2022年實現上漲。其中,江蘇銀行以32.86%的漲幅居首,成都銀行、蘇州銀行上漲幅度亦超30%。此外,南京銀行、常熟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5家銀行股價漲幅超過10%。
方正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鄭豪表示,2022年,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跌幅較大,主要是板塊承壓后優質銀行股估值回落。
估值處于低位
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銀行(申萬)板塊的PE-TTM為4.93,處于10年以來的10.06%分位點,位于底部區域。
個股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僅有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成都銀行3家銀行的市凈率大于1,其余39家銀行處于破凈狀態,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市凈率低于0.4。
鄭豪認為,受疫情擾動、外部沖擊等因素影響,上市銀行營收增速出現顯著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僅有2.8%,盈利增速表現則好于營收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銀行2022年積極行動,采取穩定股價措施。Wind數據顯示,2022年有廈門銀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齊魯銀行等超過10家銀行宣布實施穩定股價方案。
部分銀行的股東、董監高主動增持股份,增持原因大多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比如,2022年11月21日,南京銀行公告稱,股東江蘇交控的全資子公司云杉資本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08億股,增持比例1.05%。本次增持后,江蘇交控及云杉資本合計持股比例由13.05%上升至14.1%。這是2022年以來云杉資本第四次增持南京銀行。此外,2022年,該行其他股東、董監高同樣出手增持該行股份。
看多銀行板塊
2023年伊始,多家券商機構發布銀行業年度策略報告。從券商研報來看,多數機構認為,銀行板塊行情與宏觀經濟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經濟復蘇有望驅動板塊估值修復。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銀行板塊行情主要取決于市場對經濟的預期,經濟復蘇將驅動板塊估值修復。當前,銀行板塊PB估值及機構持倉比例均處于歷史低位,估值修復空間大。
國泰君安證券張宇團隊認為,銀行板塊當前處于政策底、估值底和業績底的“三重底”,“三重底”共振下,將催化銀行股行情。全面看多銀行板塊2023年的投資機會。
在具體配置上,券商分析師認為可重點關注優質城商行和受益于地產政策調整催化的優質股份行。鄭豪建議把握兩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優質區域的城農商行,第二條主線是受地產影響,導致估值顯著下降的部分優質股份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