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機銀行APP步入存量運營時代,財富開放平臺漸成主流丨財富管理行業追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實習生 李嘉欣 北京報道
近日,工商銀行正式在手機銀行推出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具體來看,工商銀行此次推出的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服務體系可以概括為“研選智慧i相伴”,即研市場、選產品、智推薦、慧診斷和i相伴。
綜合來看,當前構建財富開放平臺已成為主流財富管理銀行的共同選擇。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約10家銀行上線財富開放平臺。在財富開放平臺的功能上,商業銀行多以“內容+社區+陪伴”為載體,實現對客戶的全旅程陪伴。
事實上,財富開放平臺的推出是商業銀行持續加強數字化營銷大背景下的產物。據21世紀資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財富管理發展趨勢報告》,目前手機銀行APP已經進入存量客戶運營時代,銀行將金融服務能力與用戶生活、生產場景深度融合,從而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
在技術層面,財富開放平臺普遍以API技術為“連接器”,將財富管理行業的各類參與者鏈接得更為緊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可自主經營的“私域”財富圈。新模式之下,財富管理行業能否真正破解全投資周期財富陪伴難題,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財富開放平臺漸成主流
近日,工商銀行發布消息稱,該行正式在手機銀行推出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通過投教宣傳、投資陪伴、產品研選等社區新型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旅程陪伴服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測發現,工商銀行首批引入了包括工銀理財、嘉實基金、博時基金、招銀理財等在內的14家財富管理機構的財富號,并引導用戶進行關注體驗。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此次推出的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服務體系可以概括為“研選智慧i相伴”,即研市場、選產品、智推薦、慧診斷和i相伴。覆蓋了當前財富開放平臺的幾大主流功能,即市場數據和行業研報、產品評價、結合客戶風險偏好的資產配置建議、財富診斷等。
包含工商銀行在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約10家銀行上線財富開放平臺,在形式上,多以“內容+社區+陪伴”為載體。
譬如,招商銀行的“招財號”財富開放平臺。2021年,招商銀行成立財富平臺部,并進行了三大整合,“招財號”財富開放平臺的功能也進一步拓展。彼時招商銀行表示,該平臺旨在向優質資管合作機構開放基于招商銀行App的各項運營能力,共建生態、共同經營,從而提升招行理財客戶的投資體驗及資產規模。
交通銀行在2022年度半年報中表示,該行聚焦財富金融數字化經營水平,強化數據驅動對客戶經營深度和廣度的提升,通過零售數字化營銷中臺,實現全渠道、全鏈路營銷服務。截至2022半年末,線上財富開放平臺合作機構增加至48家,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投資資訊、產品推廣、投資者教育和投資陪伴等服務。
公開信息顯示,平安銀行打造了“銀基合作平臺”。在模式上,基金公司入駐“銀基開放平臺”,可直接接觸持倉客戶和潛在客戶,在平臺借助大數據分析、客戶標簽化能力,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生命周期陪伴服務,實現從“產品級”服務升級到“客戶級”陪伴式服務,銀行則從平臺層面提供資產配置服務。
數字化營銷認識升級
事實上,財富開放平臺的推出是商業銀行持續加強數字化營銷大背景下的產物。
據21世紀資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財富管理發展趨勢報告》,目前手機銀行APP已經進入存量客戶運營時代,銀行將金融服務能力與用戶生活、生產場景深度融合,從而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
中信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袁東寧近期在公開活動中表示,銀行數字化轉型就是不斷適應客戶的數字化行為,并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數字金融服務。數字化營銷的核心是全面開展客戶旅程經營,圍繞核心客戶旅程進行優化、擴展、創新,從而達到提升體驗、促動營銷、增強粘性的目的。
具體到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演進的方向,行業當前的共同認識是,為客戶提供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旅程陪伴服務。某種程度上來說,財富開放平臺也為商業銀行的眾多合作伙伴提供了可自主經營的“私域”財富圈。
譬如,招商銀行曾表示,“招財號”私域主頁是平臺落地C端的重要一環,不同機構可以圍繞自己的經營需求進行靈活配置,精準觸達客戶,完成私域流量的轉化。C端客戶也可以在“基金討論區”發聲,與招行和資管機構形成更為良性的互動。
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齊曄也曾在專訪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光大銀行財富管理開放生態的整體定位是圍繞“客戶體驗”一個核心指標,統籌手機銀行、云繳費兩大對客平臺,依托交易、數據、運營三大中臺能力,傳遞開放、專業、陪伴、共成長的價值理念。
具體而言,其中“開放”是對用戶和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共贏、流量互聯的開放生態;“專業”體現專業的產品供給、投資顧問及風險管控等財富管理能力;“陪伴”是指提供全旅程的內容、財富及社交陪伴,為客戶創造價值。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胡昌苗在新浪財經主辦的“2022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建設銀行致力打造“一站式”財富管理平臺。圍繞“財富規劃-資產配置-產品優選-投后陪伴”的服務閉環,打造支持內外部用戶,覆蓋線上線下渠道、整合連接行內底層系統的“智慧、一站式、 串聯、 閉環”大財富管理平臺,形成“找得準、連得上、留得住”的全鏈條數字化能力,充分釋放“業務+科技”、“人+數字化”的乘數效應。
數字化技術能否破解財富陪伴難題?
財富開放平臺的加速構建,與商業銀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商業銀行能覆蓋的場景邊界,在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技術的應用下,又使得商業銀行與合作伙伴的進一步鏈接成為可能。
招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顯示,招行以 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賦能合作商戶,為零售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從而提升客戶體驗。截至2022年6月末,招商銀行App開放API接口211 個,累計上線小程序2701個,引入合作商戶724 家。
中信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該行持續推進開放場景生態建設,通過標準化產品服務組件與行業共建場景1.71萬個、服務用戶1117萬人次,累計資金交易2138.19億元;以開放+財富為理念,支持基金公司、理財子公司、百信銀行入駐,并提供自助店鋪搭建、活動運營、客戶陪伴、數據看板功能,陪伴內容觸達用戶超1億人次。
不過,在財富開放平臺模式之下,財富管理行業能否真正破解全投資周期財富陪伴難題,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胡昌苗認為,相較于國際領先同業,國內財富管理專業服務能力還在路上,體現為投研能力不足、投顧力量薄弱、產品思維濃厚,客戶財富管理獲得感還不強。